美術學院關于建立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實施方案
發布日期:2016-07-20 點擊次數:
聊城大學美術學院
關于建立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實施方案
聊大美院發【2014】16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意見》(魯發【2005】9號)和學校相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院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教育管理水平,根據學院實際,現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保證。加強和改進全院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舉措,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進一步提高美術學院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藝術文化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和藝術工作者,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推進我校內涵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學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學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是:1.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要位置;2.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即加強黨團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3.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重視課堂教育,又注重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4.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講道理又辦實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內涵和實際效果;5.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學院管理之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使自律與他律、激勵與約束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6.堅持繼承優良傳統與改進創新相結合。在繼承我院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
三、完善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
美術學院建立以總支書記、院長為責任人的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配備專職輔導員和班主任,負責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管理工作,定期召開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會,指導和組織學院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院切實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加強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以學生公寓“黨建工作站”為依托,大力加強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認真落實《美術學院學生公寓“黨建工作站”實施細則(試行)》,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健全學生黨員“八個一”實踐活動長效機制;完善“黨旗、入黨誓詞、黨員義務、黨員權利、黨的基本路線、黨員承諾、工作站崗位職責、黨員發展流程”等八上墻制度;建立教師黨員與學生黨員“一幫一”指導制度,以及學生黨員學生公寓責任區分工制度;積極探索學生黨員擔任低年級班級班主任助理制度,不斷豐富學生黨建工作活動載體,切實做到貼近同學生活細節、貼近同學需求,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
四、落實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以學生黨建工作為龍頭,按照黨的先進性建設要求,切實做好學生黨建工作,發揮其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領和輻射作用。要高度重視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與黨員發展工作;要充分利用黨校、黨章學習小組等形式,積極加強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要不斷創新學生黨組織的活動方式與內容,努力探索符合學生特點的組織生活和主題黨日活動形式,切實提升學生黨員教育的實效性,不斷增強黨組織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要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干部在日常管理、突發事件處理、重大政治考驗等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學院定期開展藝術生思想政治狀況調研,從藝術生思想實際出發,針對學生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或比較關注的話題進行針對性的集中專題報告或小組學習討論,逐步使藝術生養成注重政治理論學習的良好習慣,提升藝術生的政治理論修養;要積極探索符合藝術生特點的理論學習形式,經常性地組織開展藝術生理論學習活動,使理論學習更具吸引力、更富成效。
(三)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學習,促進學風建設。強化教風建設,以教風帶學風。引導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鼓勵專業教師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指導和參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用自身優秀的風范、品德和才學去影響、感化學生。多渠道、多層次的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開展學風建設主題教育。堅持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無縫鏈接,探索學生活動運作模式,開展緊貼專業、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定期舉辦畢業作品展、新生作品展等,促進美術藝術普及,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完善學風檢查巡查督查以及考核管理工作。加強學風巡查督查工作,實施學生學風建設巡查檢查制度并持之以恒貫徹下去。
(四)強化專業教育,推進學生學術精神,不斷激發學生創新能力、批判精神。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教育;要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嚴謹求實、善于創造的學術精神;要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藝術賽事、課題研究,參加大學生藝術展演、“挑戰杯”等各種課余科技活動和學術科研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要創建激勵機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開放的學術環境,通過表彰各類先進集體和個人,在學生中樹立先進榜樣,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提高創新能力。
(五)鼓勵學生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實踐教育長效機制。要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深入基層、深入社會,以“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為指導方針,參與社會服務、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要積極創造條件,與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等共同建立實踐、實習基地,通過項目合作、技術開發與推廣、掛職鍛煉、志愿服務等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升學生心理品質。要逐步建立健全以學生自我教育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補充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互動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通過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心理測評、心理咨詢等多種手段,建立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監控體系,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困惑,培養穩定的情緒、積極的心態、健康的人格,提高他們社會適應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協作交往能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等。
(七)加強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引領校園文明建設。要教育學生尊師重教,崇尚學術,團結同學,文明生活,樹立積極向上、團結進取的良好形象,建立與周圍同學融洽溫馨的密切關系;教育學生文明使用生活設施,愛惜公物,維護環境整潔,規范自身行為,養成良好習慣,促進自我發展,努力建設和諧、文明的生活環境,為構建和諧、安全、文明校園做貢獻。
(八)積極發揮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帶動作用。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健康活潑、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課余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和娛樂活動,努力營造寬松、和諧、健康的學習、生活氛圍;要鼓勵和支持學生組織獨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功能;要鼓勵和支持學生組織創新活動方式,拓展活動領域,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活動品位,引領學校課余活動潮流,為校園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九)要關心學生成長,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及時發現、解決學生在學習、創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推進并認真落實學生培養機制改革的相關配套措施,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生獎勵和資助體系,確保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積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不斷提高就業質量;努力改善生住宿條件,為他們生活、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五、本方案由美術學院分團委負責修訂、解釋,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聊城大學美術學院
二○一四年四月一日